六祖法寶壇經與我

文/郭立昌

下下人有上上智」這是認識《六祖法寶壇經(以下簡稱 壇經)的第一句話。

1965121,坐在父親的機車後座,車行於羊腸小徑,穿過陰鬱的荒煙蔓草,我們到了高雄鳥松大埤湖(今澄清湖)的小寺澄清寺,來探訪正在這裡寮房閉關的姨丈釋惟勵法師。

父親憂心忡忡地向姨丈訴說「黑暗的未來」,13年前因營救一個匪諜而導致他身陷纏訟,結局很慘,但還有更慘的正等著他;父親說:「阿煌啊,萬一我被抓去關了,這一家老小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姨丈在斗室裡轉頭伸手在書堆上拿了一本黑皮線裝本的經書過來,翻開來答道:「下下人有上上智。」安慰父親不要煩惱,生命自然有出路,何況有阿昌在。接著說:「這本《六祖法寶壇經》你拿去看,可以增長智慧,消除障礙。」姨丈翻著《壇經》教父親了一段口訣,說:「坤成呀,你若看不懂沒關係,每天念著:一者行由品、二者般若品、三者疑問品、四者定慧品、五者坐禪品、六者懺悔品、七者機緣品、八者頓漸品、九者宣詔品、十者付囑品,也會有功效。」臨別時,還殷殷囑咐:「六字大明呪『唵嘛呢叭咪吽』也要常唸,會保庇你平安。」

回到高雄苓雅區中興街的小屋,父親把姨丈送的壇經》放在架子上,從此再也沒碰過;而且整天不見人影,只能靠著一個12歲的少年阿昌在國民市場打零工和生產一些雜項五金零件維生。由於離開台南時,只拿了一條三尺方巾包起簡單的衣物就踏上征途,那本架上的《壇經》是房子裡唯一的一本書,閃耀著光芒映入我的眼簾,擋不住吸引,乾脆就打開來看。開宗明義的「行由品」根本就是講一個人一生的故事,惠能家貧不識字、與寡母相依為命,聽人誦經,心中開悟,安頓老母後旋即出發訪明師,得衣缽後為避追殺而躲在獵人隊中15----;比以前看的漫畫書精彩多了。而且六祖惠能的名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看過之後,幾乎就刻在心版上了。

小學時期,經常流連於租書攤,沒錢租漫畫書,就在別人的身旁湊著看;如今,有一本書就在手中,也沒人相爭,當然得好生瞧瞧。所以壇經》算是最早在高雄陪伴我的書,最主要的是果真如姨丈所言:「可以增長智慧,消除障礙。」父親不在之後,根本沒人可問技術上的問題,但那一句「愚來智度(懺悔品第六)使我開始在每晚睡前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寫在紙上,口中念著:「如果有神,就來告訴我答案吧!」真的每次都有求必應。直到幾個月之後,國民市場出現一個擺舊書攤的大陸書生,我才轉向吸收更多書本中的知識,後來事業和學業越來越繁重,也漸漸忘了《壇經》。

千里姻緣一線牽。1979年在美國時,某日打電話回家,電話的那一頭,傳來尖銳的聲音叫道:「卡緊甲恁爸返來啦,工廠攏要被扛走啦!」回來沒幾天就結婚了。婚後才知道,內人丁玲虹的祖母就是人稱「高雄鹽埕埔五姐妹」的丁吳瓶也就是當年在澄清寺護關的那位175公分高的中年婦人。而最奇特的是,我的妻子每天都很虔誠地作「早課」和「晚課聽她念著:「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懺悔品第六) 瞬間想起了少年在高雄國民市場打拼的那本精神食糧壇經》。也找到了當年的隨身筆記本,其中有寫著一些摘要:

六祖壇經

1.行由品: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般若品:著境即煩惱,離境即菩提。

3.疑問品: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4.定慧品: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5.坐禪品: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

6.懺悔品:懺其前愆,悔其後過。

7.機緣品:外迷著相,內迷著空,離相離空,內外不迷。

8.頓漸品: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住,一身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9.宣詔品:道由心悟;本無自生,今亦不滅。

10.付囑品:頓教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

曾經在高雄和大陸書生談起《壇經》時,他說了一個「五祖弘忍大師」的故事:

以前有個人,家庭幸福美滿,他很想出家修行,但其妻勸他在家修即可;後來他的妻子死了之後,他發憤自修,再到想起少年的出家志向時已經七十歲矣。不過,他仍千里訪明師,找到四祖道信;想不到,卻收到「遇橋則止、遇水漂流」八個字,且被斥回。那人心中很鬱悶,走到一座橋上,望著橋下的湍急流水,忽然悟道,而投河自盡,其魂魄則依附在溪水旁的梅樹。其妻轉世成為某人家的女兒,某日和其嫂到溪邊洗衣服時,因口渴而伸手採梅吃著,結果居然未婚受孕,而被家人趕出了門,只得行乞維生,婦人在行乞途中產下一子。小孩在七歲時,和母親到了道信的寺前,內急而在寺前解手;雙方甫一接觸,道信即有所感此乃數年前七旬老者投胎轉世,而收留了小孩,教養長成,並傳衣缽給他,是為五祖弘忍,又名黃梅祖師。

五祖弘忍(601~675),俗名周黃梅,七歲從四祖道信習法,十三歲剃度為僧,後定居黃梅雙峰山東山禪寺(今湖北蘄春),聚徒說法,傳揚頓漸之旨,世稱「東山法門」。六祖惠能俗姓盧(638~713),唐貞觀十二年生於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的夏盧村,二十四歲時到東山禪寺拜弘忍大師為師,以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頓悟佛理,而得禪宗六祖之位。至於惠能千里訪明師之說,若從廣東新興出發到湖北蘄春,計約一千二百公里。

大陸書生背誦起《心經》,提到五蘊皆空,五蘊即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在外,六門「眼耳鼻舌身意」在內,六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塵六門六識合稱十八界。自性能含萬法,萬法唯心所造;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這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由自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付囑品第十) 共三十六對,幾乎人間世的情況都包括在其中矣。

重要的是,梵語的「波羅蜜」即「」之意。度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般若、禪定」是也;般若是其中之一,指「智慧」。第二般若品即云:「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自由自在。第五坐禪品有云:「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是為禪定。」乃是修行的必經之路。

大陸書生提到,《壇經》其實還有許多的故事,例如有位心高氣傲的人去向達摩祖師求法,達摩曰:「欲求真法,先斷左旁。」意思是,要那位求法者先除去心中的雜念,想不到求法者居然手起刀落,自斷左臂。達摩祖師見其求法志堅,終於收其為徒,並傳其衣缽,是為二祖慧可(487~593);慧可傳僧璨(529~606),僧璨傳道信(580~651),道信傳弘忍(601~675),弘忍傳惠能(638~713)—稱為:「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付囑品第十)

還有原本達摩初祖來到中土,意欲傳法給素聞篤信佛法的梁武帝;可惜,高高在上的梁武帝卻有眼不識泰山,以為來者只是一個其貌怪異的印度人而已,故失之交臂。大陸書生說:「今緣來聚,即應接緣;否則,緣起緣滅,只在瞬間。」這些言語,對少年阿昌算是一種靈性的啟蒙,而且還可以當成故事與人分享。

1982年到台北之後,經常赴十方禪林向南老師請益,談到「三身四智」,機緣品云:「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也;圓滿報身,汝之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惠能有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性智行,起於性;漢代大儒董仲舒說:「性者質也,善出於性,然性不全善也;如米出於禾,而禾非全為米也。」(春秋繁露) 四智為「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談起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研究人類的需求階層,從底層的「生理需求」往上,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self-actuation),再往上即最高層的「超然自在(transcendence)」;顯然,超然登佛地算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壇經》越看越有滋味,特將其重點鈔錄於筆記本之中,隨身攜帶便於閱讀。

壇經》的重點摘錄:

行由品第一

自性清淨」是壇經的核心要義。惠能期望弟子能夠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提及當年在五祖座前,爭取衣缽的神秀曾作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不識字的惠能從《金剛經》體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認為:「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而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認為神秀只到門外,未見本性;而惠能則是見自本性,不生不滅,契入真如;乃半夜潛至碓坊,看見惠能腰石舂米,而說道:「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祖問:「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然後,三更惠能入見祖,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惠能悟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祖回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惠能三更受法,及衣缽。師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即無種,無性亦無生。」

達摩初祖至弘忍五祖,因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衣缽,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惟為此衣,竟生爭奪,造成六祖惠能為躲追殺而藏身於獵人隊中。某日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惠能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印宗聞之甚喜,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佛法是不二之法。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於是為惠能剃髮,願事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自惠能以降,佛法廣傳,不再執著於衣缽。

般若品第二

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提醒世人應識「自性般若」,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意指「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然而,也不要「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故曰摩訶。

六祖提到,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波羅蜜」乃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故曰:「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一切文字,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是故,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源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重點是,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運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常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而且,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此頓教法門,修禪不執著於心、不執著於凈;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今已傳講,而作偈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不離世間覺,菩提只需向心覓。)

疑問品第三

師曰:「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

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又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而作「無相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定慧品第四

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定慧一體,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定慧猶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離相而無相,心不染曰無念,人之本性在無住。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坐禪品第五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即障道也。

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懺悔品第六

師陞座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曰:

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耽空守寂,則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皈依戒:「皈依覺,兩足尊;皈依正,離欲尊;皈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皈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皈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皈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

善知識,既皈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皈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千百億化身佛」。

此外,色身是「舍宅」,不可言皈。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依,是依自性,是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頌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機緣品第七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僧法達曰:「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離相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

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常御白牛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之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法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讚曰:「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僧智通,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也;圓滿報身,汝之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關於四智,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而不轉其「」也。

師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五蘊是生滅之』。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

頓漸品第八

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又曰:「住心觀淨,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作一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志誠拜曰:「弟子在神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師云:「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說看。」志誠曰:「神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諸善奉行名為,自淨其意名為;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性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師曰:「佛性若常,更說甚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

有十三歲童子名神會,自玉泉來參禮。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對曰:「亦痛亦不痛。」師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神會禮拜悔謝。

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記盛行於世,是為荷澤禪師。

師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

宣詔品第九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幾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惠能禪師,密授弘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薛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

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薛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薛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寂無所寂,欲豈能生。薛簡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淨名,託疾毘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並奉磨衲袈裟,及水晶缽,敕韶州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

付囑品第十

師一日喚其弟子,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旨。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菩提場,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三十六對即「五對」加「十二對」再加「十九對」也。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罪障無數。」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罣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問汝義,將無對,問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即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旨。」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弟子,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

師云:「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說偈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師之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弟子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師作偈曰:「心地含諸,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自成。」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 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圓滿量無窮
淫性本是淨性因 除淫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 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 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 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 不作此見太悠悠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并道具,永鎮寶林道場。流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在APEC部長和領袖會議促成「反貪腐、最佳實例、防止電磁干擾、電子商務、全球通路、孵蛋器、智慧財產權、微型企業、人工智慧」等議題和法案;著有「為下一代開出路、公義的經濟社會、社會責任、W型社會、為台灣開出路」等書。 

 

相關資訊:

丁玲虹的美國發明專利(linda din invention)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6304796

http://patents.google.com/patent/US20030197061(VISA等企業引用)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20030107468(Entry security device)
http://tnews.cc/07/newscon64513.htm
(丁玲虹協助中小企業)

http://tnews.cc/07/newscon64680.htm(黑手博士的政治啟示)

http://lindadin58.blogspot.tw/2018/03/blog-post_8.html(丁玲虹小檔案)

http://lindadinkh.blogspot.tw/2018/03/blog-post_11.html(國防產業重鎮)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高雄澄清寺-人權維護之發源地

郭立昌看高雄市長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