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虹析探高雄的兩極社會
國際知名的科技經濟政策專家丁玲虹回到家鄉深耕基層,穿著廉價的衣褲及步鞋到處走訪基層民眾,了解市民真正的需要;時間到了,趕緊依規定換上「 正式服裝 (Formal Attire Required) 」參加「 算是高階 」的在地國際型聚會,構思實現縮短兩極社會的可行性方案,期能改善高雄目前的困境。 AIT( 美國在台協會 ) 副處長傅德恩先生在國賓飯店的春宴中致詞談「 美台關係 」。 由於丁玲虹在美國設立的 Panhornic ComMec Holding Co. 曾經受到兩國領袖邀請到二十週年 的 APEC 2009 貢獻「 重建全球經濟 」之道,所以到 AIT 告知所提的「 IIA-TES ( 投資美國以促成經濟復興 ) 」,也把她在 2003 年 APEC 提案的「 六大中心 」與「 台美分工 」製作成圖,說明台美合作具有加乘的效果,也建議台美雙邊「 TIFA( 貿易投資架構協議 ) 」復談,更建議美國參與推動「 TPP ( 泛太平洋夥伴協議 ) 」;因此,丁玲虹與 AIT 雙方並不陌生,而且與前幾任處長互動良好,在這個算是高階的聚會中亦然。 丁玲虹傳承其祖母釋傳智法師的慈悲為懷,始終如一地關懷弱勢,她深怕台灣的中小企業變成弱勢族群,故發明「 電子商業 (Electronic Commerce) 」 ( 丁玲虹, 2001:51, 156) ,擔任 APEC 中小企業顧問師諮議專家倡導「 經濟學院 (EI) 」 ( 丁玲虹, 2001:207) ,期望協助台灣的中小企業維持優勢;丁玲虹定義的弱勢族群並非僅有殘障同胞而已,涵蓋範圍廣及失去優勢的中小企業、失靈的政府 … 等等。丁玲虹以實際行動關懷弱勢,被包括達賴喇嘛在內的各國領袖稱之為「 普世關懷 (Universal Concern) 」。 然而,台灣在社會學家卡爾‧巴柏 (Karl Popper) 所指稱的「 開放社會的敵人 」的攪弄之下出現沉淪現象,尤其是,走訪高雄基層處處可見「 B > C 」現象 ( 丁玲虹, 2001:305)— 即商家比客人多,這是消費型社會的現象 — 過度強調服務業掛帥所致,丁玲虹認為解藥就在於回復「 生產型社會 」,擴增優質意識。可惜,年輕貴族們毫無創業經驗,且充滿了李前總統憂慮的劣質意識,怎麼可能促成翻轉呢?這個社會於是變成了三角形,在尖端擁有龐